預防接種紀錄卡 |
卡介苗 (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
卡介苗是用於預防結核病的疫苗,由減毒活牛分枝桿菌所製成。牛分枝桿菌在特殊的人工培養基上,經數年的傳代,喪失對人類的致病能力,但仍保持有足夠高的免疫原性,成為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結核的疫苗,對於預防結核性腦膜炎及嬰幼兒的粟粒性結核可以有效預防。
國內卡介苗接種部位在左上臂採皮內注射,接種卡介苗後1至2週內,注射部位呈現一小紅結,微有痛癢但不發燒,4至6週會變成膿瘍或潰爛,不必擦藥或包紮,只要保持清潔及乾燥,如有膿流出可以使用無菌紗布或棉花拭淨,應避免擠壓。平均2至3個月會自動癒合結痂,留下一個微紅小疤痕,經過一段時間後變成膚色。
B型肝炎疫苗是注射型的不活化疫苗,目前使用的疫苗為基因工程所製造,安全性高,臺灣從一九八四年開始,全面進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預防注射,近十年來研究發現兒童B型肝炎帶原率已大幅下降。
國內接種B型肝炎疫苗共需注射三劑,即出生24小時內儘速接種第一劑後一個月、六個月注射第二劑及第三劑。 接種後一般少有特別反應,較常見注射後不良反應主要為接種部位有紅、腫、疼、痛情形,偶有發燒倦怠,通常1-2日即消失。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 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 Diphtheria and tetanus toxoid with acellular pertussis, Inactivated
polio and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vaccine;DTaP-Hib-IPV)
五合一疫苗屬於不活化疫苗,接種後可以同時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麻痺以及b型嗜血桿菌等五種傳染病,國內自99年3月1日起實施三合一疫苗改接種五合一疫苗後,除將原舊型三合一疫苗中的全細胞性百日咳成分,改為非細胞性百日咳,可大幅減少接種後發生接種部位紅腫、疼痛或發燒等不良反應的機率;另外也改用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取代原口服小兒麻痺疫苗,以因應小兒麻痺根除之全球策略,並可避免機率極低的疫苗相關肢體麻痺型小兒麻痺症的發生,同時增加了幼兒對b型嗜血桿菌的免疫力。
國內幼兒五合一疫苗應接種共4劑,於出生滿2個月、4個月、6個月各接種一劑,並於滿18個月再追加一劑。
國內幼兒五合一疫苗應接種共4劑,於出生滿2個月、4個月、6個月各接種一劑,並於滿18個月再追加一劑。
本項疫苗不建議用於超過7歲的孩童或成人,因為所含的白喉類毒素及百日咳抗原的量可能引起較大的局部反應、發燒與不適。接種後1-3天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紅腫、酸痛,偶爾有哭鬧不安、疲倦、食慾不振或嘔吐等症狀,通常2-3天後會恢復如接種部位紅腫、硬塊不退、接種後持續高燒或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及不適症狀,應儘速請醫師處理;而嚴重不良反應如嚴重過敏、昏睡或痙攣則極為罕見。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苗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接種後可以有效的預防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三種傳染疾病。
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通常經由飛沫傳染,感染後約10天會發高燒、咳嗽、結膜炎、鼻炎,且口腔的頰側黏膜會發現柯氏斑點,疹子最先出現在面頰及耳後,隨即散佈到四肢及全身,較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而導致耳聾或智力遲鈍,甚至死亡。
德國麻疹是一種經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病人症狀輕微如微熱、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大,疹子約維持3天。易併發關節炎、神經炎、血小板減少、腦炎。若在懷孕早期受到感染,會導致流產、死胎或畸型。
腮腺炎俗稱〝豬頭皮〞,是一種經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好侵犯唾液腺,尤其是耳下腺,病人可出現發燒、頭痛、耳下腺腫大,有些會引起腦膜炎、腦炎或聽覺受損。若在青春期受到感染,易併發睪丸炎或卵巢炎。
現行國內預防接種政策,建議於出生滿12個月、國小一年級各接種一劑。
接種後發生局部反應個案很少,少數幼兒在接種後5~12天,偶有疹子、咳嗽、鼻炎或發燒等症狀,德國麻疹疫苗成分,偶有發燒、暫時性關節痛、關節炎及神經炎等副作用;腮腺炎疫苗曾有引起輕微中樞神經反應之病例報告,但機率極小。
德國麻疹是一種經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病人症狀輕微如微熱、鼻咽炎、耳後淋巴結腫大,疹子約維持3天。易併發關節炎、神經炎、血小板減少、腦炎。若在懷孕早期受到感染,會導致流產、死胎或畸型。
腮腺炎俗稱〝豬頭皮〞,是一種經飛沫傳染的病毒性疾病。好侵犯唾液腺,尤其是耳下腺,病人可出現發燒、頭痛、耳下腺腫大,有些會引起腦膜炎、腦炎或聽覺受損。若在青春期受到感染,易併發睪丸炎或卵巢炎。
現行國內預防接種政策,建議於出生滿12個月、國小一年級各接種一劑。
接種後發生局部反應個案很少,少數幼兒在接種後5~12天,偶有疹子、咳嗽、鼻炎或發燒等症狀,德國麻疹疫苗成分,偶有發燒、暫時性關節痛、關節炎及神經炎等副作用;腮腺炎疫苗曾有引起輕微中樞神經反應之病例報告,但機率極小。
水痘在臺灣是非常流行的傳染病,幾乎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蹤跡,尤其在冬末與春初最多見,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接觸到帶狀?疹的水?,也可以造成傳染。年齡愈大症狀會愈嚴重。
水痘疫苗是一種高度活性的減毒疫苗,注射完成後於二星期左右體內可產生對抗水痘的抗體。國內水痘疫苗預防接種政策為提供92年元月後出生年滿一歲幼兒公費接種。 疫苗接種後可能有發紅、疼痛、腫脹等局部反應,偶有發生高燒,接種後1個月內可能產生輕微的水痘症狀,但是發生率很低;注射水痘疫苗後6週內宜避免使用水楊酸類藥品(salicylates)。
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主要目的是預防日本腦炎。
臺灣屬於日本腦炎流行區,流行季節主要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通常出現在7月。日本腦炎是由蚊傳播的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大部分受感染人士並沒有任何徵狀。每250個受感染者中只約有1人會有病徵,潛伏期約為4至14日,病徵包括頭痛、發燒、噁心和嘔吐,情況嚴重的會進一步惡化以致昏迷及神志不清,死亡率會高達35%。即使生存下來的人士,約有30%會有神經系統損壞如癱瘓。
現行日本腦炎疫苗預防接種每一小孩須接受四劑,出生滿15個月之幼兒即可接種第一劑,間隔兩週接種第二劑,隔年再接種第三劑,國小一年級追加一劑。
疫苗接種後約六至八週產生抗體,為了配合每年六至九月的日本腦炎流行季節,接種疫苗的時間往往選定每年的三至五月。 因為日本腦炎疫苗屬於不活性病毒疫苗,接種後其反應較小,通常只會局部反應在接種部位,會出現有發紅、腫脹、疼痛等症狀,少數人產生全身性的反應,如發燒、惡寒、頭痛及倦怠感等,這些反應只要二至三天就會自動消失,在極微小機率下,接種後有休克或過敏現象、抽搐或意識障礙等特殊反應,請立即至醫院診治處理。
現行日本腦炎疫苗預防接種每一小孩須接受四劑,出生滿15個月之幼兒即可接種第一劑,間隔兩週接種第二劑,隔年再接種第三劑,國小一年級追加一劑。
疫苗接種後約六至八週產生抗體,為了配合每年六至九月的日本腦炎流行季節,接種疫苗的時間往往選定每年的三至五月。 因為日本腦炎疫苗屬於不活性病毒疫苗,接種後其反應較小,通常只會局部反應在接種部位,會出現有發紅、腫脹、疼痛等症狀,少數人產生全身性的反應,如發燒、惡寒、頭痛及倦怠感等,這些反應只要二至三天就會自動消失,在極微小機率下,接種後有休克或過敏現象、抽搐或意識障礙等特殊反應,請立即至醫院診治處理。
流感疫苗 (Influenza
vaccine;Influenza)
國內接種之流感疫苗係依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對北半球建議之病毒株組成,均包含3種不活化病毒,即2種A型、1種B型之抗原成分,由於每年流感疫苗株成分均有可能改變及接種後免疫力一般持續不超過1年,故每年均須接種1劑。
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係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之當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規定,提供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接種。
流感疫苗每年均須接種1次,9歲以上則不論過去接種史只須接種1劑,8歲(含)以下兒童,若是初次接種,應接種2劑,兩劑間隔1個月以上;若過去曾接種過流感疫苗(不論1劑或2劑),僅須接種1劑即可。
流感疫苗每年均須接種1次,9歲以上則不論過去接種史只須接種1劑,8歲(含)以下兒童,若是初次接種,應接種2劑,兩劑間隔1個月以上;若過去曾接種過流感疫苗(不論1劑或2劑),僅須接種1劑即可。
接種流感疫苗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ㄧ般會在發生後1至2天內自然恢復。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型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睛或嘴唇腫脹、頭昏、心跳加速等)極少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其它曾被零星報告過之不良事件包括神經系統症狀(如:臂神經叢炎、顏面神經麻痺、熱痙攣、腦脊髓炎、以對稱性神經麻痺為表現的Guillain-Barre 症候群等)和血液系統症狀(如:暫時性血小板低下,臨床表現包括皮膚出現紫斑或出血點、出血時不易止血等),因此接種疫苗後務必觀察30分鐘後再離開接種單位。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13-Velent Conjugate Vaccine;PCV-13)
肺炎鏈球菌常可發現存在於正常人的呼吸道內,當免疫力不佳時,可能會受其感染,甚或引起嚴重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依據國內的研究顯示,65 歲以上及5 歲以下幼童為高罹病率之2 大族群,極易導致肺炎、腦膜炎、菌血症等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13 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為不活化疫苗,是將肺炎鏈球菌的13 種莢膜多醣體與白喉類毒素等蛋白質抗原,以共價鍵結合之後形成結合型疫苗(內含血清型抗原1, 3, 4, 5, 6A, 7F, 9V, 14, 18C, 19A, 19F, 23F),能誘發T 細胞性免疫反應,幼兒接種疫苗後一個月內可測得血清抗體濃度,預防因肺炎鏈球菌所引起之肺炎、膿胸、腦膜炎、敗血症等疾病。
各年齡層接種計次與期程如下:2至6個月幼兒需接種3劑,7至11個月幼兒需接種2劑,每劑間隔2個月,幼兒於12至15個月再追加1劑。2至5歲僅需接種1劑。
13 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為不活化疫苗,是將肺炎鏈球菌的13 種莢膜多醣體與白喉類毒素等蛋白質抗原,以共價鍵結合之後形成結合型疫苗(內含血清型抗原1, 3, 4, 5, 6A, 7F, 9V, 14, 18C, 19A, 19F, 23F),能誘發T 細胞性免疫反應,幼兒接種疫苗後一個月內可測得血清抗體濃度,預防因肺炎鏈球菌所引起之肺炎、膿胸、腦膜炎、敗血症等疾病。
各年齡層接種計次與期程如下:2至6個月幼兒需接種3劑,7至11個月幼兒需接種2劑,每劑間隔2個月,幼兒於12至15個月再追加1劑。2至5歲僅需接種1劑。
參考來源: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68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